中医“治未病”: 智慧万千 泽被深远

2020-09-13 18:13:37      点击:

作为传统中医文化的智慧核心,“治未病”的理念涵盖甚广。从病前预防到病后防复,从身体养生到心理修行,从“未雨绸缪”的道理启示到“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人们皆能在“治未病”的理念中感悟片刻。这些镌刻于一方文明中的民族智慧,不单适用和影响着现代社会,也将泽被万千后世。


在传统中医的智慧篇章中,“治未病”的理念是最核心的训诫。从《黄帝内经·素问》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经典论断开始,治未病的理念便始终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思想,被后世医者奉以为行为准则,同时也启发着人们认识和看待事物时的思维方式和意识观念,及至今日依然影响深远。


治未病的渊源与含义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除了上述那句提纲挈领般的提及之外,《黄帝内经》在其他章句中也广泛提及治未病的理念。《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和《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均是对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观念的详备阐释。


《黄帝内经》开千百年中医学智慧先河,它提出的治未病思想,也成为后世历代医者奉为核心、并深入传承的医学实践理念。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便是其中佼佼者,在其医学名著《金匮要略》中,他将治未病的理念进一步深化运用于疾病诊治:“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与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则在健康养生领域进一步实践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华佗曾训诫弟子吴普:“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由此,他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这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事业的开端,对今天的运动养生仍有重要的意义。2011年,华佗五禽戏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唐代时,孙思邈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对治未病做了进一步的理念深化。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在其所著医学经典《千金要方》中,亦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广泛应用,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也广为丰富,中医治未病的理论真正走向成熟。其中,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便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方》中提到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告诫,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名医叶天士同样执着于研究和实践“治未病”理念。他着重于研究病症的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以温热病为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叶天士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


叶天士的行医理念启发后世,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与其“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丹溪心法》载言:“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几可为对于“治未病”理念的实地总结。


养生,治未病的智慧表述

总的来说,千百年来,历代医者所秉承的“治未病”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念:未病先防、见微知著、有病早治、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其将未病先防作为第一道环节,如此便也决定了在中医学将养生放置在与治病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治未病”的理念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中医养生知识。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在《庄子·内篇·养生主》中,庄子名谈养生,实则借此谈述个人自由自在和顺其自然的哲理思想。《黄帝内经》继承和发扬庄子的理念,一句“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阐释着养生的精神内涵:万事万物皆含自身固有的正常规律,人身机体亦是如此,机体疲惫超过规律范围,便容易发病。


如此,便也奠定了人们谈及养生时,诞生于自然的观念呈现: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人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季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行,夜卧早起,冬季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


而围绕着协调平衡、顺应自然的核心思想,中医养生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生就了一系列养生原则: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所为便是要让身体达到平衡点。


养生之为,首先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论语·乡党》中,孔子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要求;《黄帝内经》认为理想的饮食结构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则有毒,不可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的序论中引用了这段话,并具体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将食物分为果实、蔬菜、谷米、鸟兽四大类,详细介绍了一百五十多种日常食物的性味、营养、功效等,说明孙思邈也非常重视膳食结构。由此可见历代养生,首重在于饮食。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养生历来颇为中医养生所重视。运动养生渊源于东汉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的气功摄生亦在强调以强身健体来预防疾病,宋代洪迈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所创“坐式八段锦”,明初道士冷谦创“十六段锦”,清末《新出保身图说》创“立八段锦”,以及现今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委托北京体育大学重新研究与整理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和“健身气功·十二段锦”,皆是运动养生的体现。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提及“起居有常”,并阐述了起居之常法:“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一阴一阳之谓道,昼则阳生,夜则阴长,相辅相成。”引导人们按照四时阴阳消长的特点,适时调整作息时间,使人体生理活动的自生节律,适应宇宙自然的变化规律,以保护和维持机体的生命力。此外,《黄帝内经》亦载言“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揭示了养生的另一重要求:形劳而不倦。无论是劳心还是劳力,都应该适度。


在中医学的诸多理念智慧中,养生智慧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刻,它关乎着人们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细节,也可见于书本,作为人生智慧的表述方式而启发后世。在治未病的诸多细则理念中,养生无疑是距离人们日常生活最近的存在。


哲理修心,精神养德


比起西医立足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学科知识基础上的科学性,中医学给人的印象中多出几分温暖的感觉,因为自从在17世纪时,西方医学摒弃了发源于古希腊哲学的学说理论之后,支撑西医存在与发展的是讲究逻辑性和实证性的理科公式,人们在西医理论中品味更多的是科学。不同于西医的科学属性,中医学带给人的智慧启示,除了救治疾病之外,还有对正常人体保健和心灵养护的关注,这正是中医学的温热之处。


在“治未病”医学理念所带来的养生智慧中,除了身体肌理的养生之外,修心也是其重要的组成模块。《黄帝内经》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便是对中医养心文化提纲挈领式的呈现。


中医学的智慧理论根源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黄帝内经》中的修心原则亦不例外。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堪称养生学的开创者,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则以“仁”为核心,讲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也为人们修心之行提供了思想温床。


关于养生,《黄帝内经》著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与《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一脉相承。人与宇宙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皆受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变化的影响,因而形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由此《黄帝内经》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养生法则,主张人体是根据四时、日、月、盈、亏、阴阳消长、昼夜交替的规律,采取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加以调节,才能颐养天年,健康长寿。


《黄帝内经》“形与神俱”的主张,将养生直指人的精神意志,它要求人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而内心的精神情感的变动也同外部世界相关联:顺从四时寒暑变化、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劳作但不过分疲倦等。晋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提出“小炷留灯”的主张,正是对调神养形观念的精妙比喻。


除了道家哲思之外,儒家的“”在修心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启示角色。《黄帝内经》记载:“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者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作为传统中医文化的智慧核心,“治未病”的理念涵盖甚广。从病前预防到病后防复,从身体养生到心理修行,从“未雨绸缪”的道理启示到“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人们皆能在“治未病”的理念中感悟片刻。这些镌刻于一方文明中的民族智慧,不单适用和影响着现代社会,也将泽被万千后世。


来源_《中国故事》杂志及网络

QQ咨询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淘宝旺旺客服
阿里旺旺客服
手机网站二维码